在当今电子设备不断发展的时代,DC-DC 转换器凭借其能够实现各种电压电平的高效电源转换和供电的优势,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市场对电子设备功率密度、效率和尺寸的要求不断提高,DC-DC 转换器的 PCB 设计变得尤为关键。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 DC-DC 转换器 PCB 设计的一些要点。
在高频转换器的工作过程中,承载高速开关信号的走线长度对信号完整性和电磁干扰(EMI)的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较长的走线如同天线一般,会辐射电磁能量,进而对其他组件或电路产生干扰。同时,过长的走线还可能引发延迟、信号反射以及寄生效应等问题,这些都会导致转换器的效率和稳定性下降。因此,在设计时应尽可能缩短走线长度,特别是对于高速时钟和数据时钟信号。此外,采用适当的阻抗匹配技术和受控阻抗走线,能够进一步优化信号传输,减少信号衰减。例如,在一些高速数字电路中,通过计算和调整走线的阻抗,能够显著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
环路区域指的是 PCB 上信号走线及其返回路径形成的封闭区域。在 DC-DC 转换器等高功率和高频电路中,化环路面积对于降低辐射 EMI 至关重要。环路面积越大,磁通量与环路的耦合就越严重,从而产生更高的 EMI。为了化环路面积,我们可以将信号走线靠近其返回路径放置,比如利用接地层或紧密间隔的电源层。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磁通量的耦合,降低 EMI 的产生。
在关键信号和电源线中添加铁氧体磁珠和共模扼流圈等滤波器组件,能够有效减弱传导电磁干扰,并防止其进一步传播。而滤波电容的正确摆放位置对于滤除 EMI 也十分关键。滤波元器件应尽可能靠近 DC-DC 转换器放置,同时在 IC 和有源元件的电源引脚附近正确放置去耦电容,有助于抑制高频噪声,提高 EMI 性能。例如,在一些精密电子设备中,合理的电容摆放能够显著降低电源噪声,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寄生电感是导电路径(如迹线、电线)固有的电感特性,它取决于物理尺寸和材料特性。在 DC-DC 转换器等高频电路中,路径电感会对转换器的效率和性能产生显著影响。高寄生电感会导致电压下降、开关损耗增加以及转换器效率降低,还可能引发电路中的电压过冲和振铃现象,影响信号完整性。为了减少寄生电感,PCB 工程师可以采用更宽的走线、更短的路径,或者利用专用的接地层和电源层为高电流和开关信号创建低电感返回路径。

在设计 DC-DC 转换器时,PCB 工程师必须充分考虑电流环路,并合理放置组件,以减小环路的物理尺寸。接地环路过长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电磁干扰、噪声和信号衰减、共模噪声、寄生接地电流以及接地反弹等。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转换器的性能和稳定性,导致效率低下和潜在的热问题。

为了缓解接地环路带来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地平面:在 PCB 上使用坚固的接地层,确保电流有低阻抗的返回路径,降低接地环路的风险。
- 地面分割:对不同功能块或组件的接地层进行适当分割,防止接地电流相互干扰。
- 将模拟地和数字地隔离:在物理上分离模拟和数字接地层,避免敏感模拟电路和噪声数字电路之间的干扰。
- 跟踪路由:确保承载高电流或高频信号的走线具有低电感返回路径,如使用短而宽的走线或接地过孔,减少接地环路的可能性。
关键词:DC-DC 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