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堆叠负载原型,在450W满负载下可实现>95%的效率
出处:网络整理 发布于:2025-04-21 17:04:35
为将此概念扩展到需要积极瞬变管理的应用,可添加稳压器
(VR)以处理快速瞬态负载。单端能量交换器使用开关电容电路来实现。正如预期的那样,当处理相当大的功率差时,单端能量交换器给负载Vo轨造成了显著的噪声污染。的实测系统在
250W满负载时的效率约为86%,如果改进偏置电路,效率预计可提高约2%。
堆叠负载系统
本文提出一种堆叠负载原型,它在450W满负载下可实现>95%的效率。能量交换器也有重要改进。堆叠负载原型的框图如图1所示。主稳压器VR_total为堆叠负载提供全功率,主要目标是效率尽可能高。四个快速稳压器负责每个相应负载轨上的电压调节和瞬态响应。如果负载完美匹配,这些快速VR处理的就是零功率,只有在负载不匹配时,它们才会处理功率差。快速VR的热设计电流比VR_total小得多,因为我们假设负载差小于满负载。然而,设计快速VR使其能够承受每个负载的满量程瞬变很重要,因为即使所有负载平均而言匹配得非常好,也很难指望所有负载的瞬变阶跃完美匹配,而且较慢的VR_total调整输出电流需要较长时间。
能量交换器确保快速VR的所有输入轨之间进行功率交换。如果VR_total仅驱动串联的线性负载,则输出电流由负载电流决定。但是,当添加能量交换器时,理想情况下VR_total输出电流可成为所有负载之间的平均电流。实际上,该电流略高,因为它要补偿快速VR和能量交换器中的损耗。
此噪声问题似乎在图4b中得到解决,差分能量交换器不会强制任何电流经过负载或负载轨的Co旁路。堆叠负载系统的原型实现如图5所示。我们设计了两个版本,其区别在于能量交换器:一个设计使用图2中的单端解决方案,另一个设计使用图3中的差分交换器。
我们评估了能量交换器的两种不同设计:初考虑的单端能量交换器(如图2所示)和全差分能量交换器(如图3所示)。
图2. 单端能量交换器EE1
图3. 差分能量交换器EE2
图4. 负载RL4中50A阶跃期间的仿真性能:a) 来自图2的单端能量交换器,b) 来自图3的差分能量交换器
使用由可插拔模块实现的快速瞬变负载来评估动态性能(图中仅显示了一个用于快速瞬变的插拔模块)。主板还有用于快速VR的连接器。这种布置支持轻松调整和更改快速VR模块。
测量结果
图6显示了在平衡负载下运行的整个系统的效率,包括来自12V输入和控制的所有偏置电路。负载电压在0.8V、0.9V和1.0V下进行了测试。两种不同能量交换器方案EE1和EE2的效率性能非常接近,并且在标称工作条件下,Vo = 4 x 0.9V = 3.6V在满负载时达到95%以上。请注意,所有负载并联时,相当于500A电流进入单个Vo = 0.9V轨。在这些条件下实现的>95%的系统效率明显优于已发布的效率数据。高效率主要由两个因素驱动:一是四个负载串联,输出电流减少4倍,二是主VR_total将全功率提供给高4倍的Vstack电压(4 x Vo),更高的Vo通常会提高VR效率。
同Vo轨的系统效率
虽然这是一个使用现成器件制作的原型板,并且元件没有优化,但它仍然实现了很高的效率,这要部分归功于主VR_total中使用的耦合电感以及快速VR模块。
通常,给定的合理大小的耦合电感允许保持较低开关频率,从而降低开关损耗。这对于快速VR尤其重要,因为在负载平衡的情况下,这些VR不会处理很大功率,但仍存在开关损耗,需要予以降低。图7和图8显示了两种不同能量交换器运行的重大差异——个Vo1轨和VR1输入电源轨上的电压纹波。图7和图8的条件相同:Vo4轨负载为Io = 50A,所有其他轨为零电流。因此,能量交换器从其他轨转移大量功率供Vo4轨使用。单端能量交换器通过Vo1轨上的Co寄生驱动很大的尖峰,而差分能量交换器对Vo轨无影响,只有在慢得多的时间内产生很小的纹波——这与降压转换器电流(而非开关电容电路)有关。
的电压纹波
(~70mV)上的电压纹波
重要的影响是快速电压尖峰从单端能量交换器的>60mV(>6.6%的Vo = 0.9V)降低到差分情况的<25mV(<2.8%的Vo =
0.9V)。在后一种情况下,电压纹波根本没有高频尖峰,只有与降压转换器中的纹波电流相关的纹波。结果与仿真的预期趋势一致。电源轨上的快速尖峰可能对数字电路有害,缓解此问题很重要。Vo值预计会进一步降低,相同幅度的噪声对快速负载运行的影响更大。
使用图3中的差分能量交换器还实现了噪声改善,即在不同飞跨电容的开关事件之间进行相移。请注意,这对于图2中的单端电路是不可能的,所有电容必须同时切换。
结论
本文介绍了实现全功能堆叠负载原型的方法,在相同Vo和总Po条件下,其效率(在Vo = 0.9V和Po = 450W时>95%)一般高于传统架构。原型板由现成元器件制成,针对客户规格进行优化可能会实现更高的性能。堆叠负载功率输送的概念在提高效率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前景,配电损耗显著降低,并且由于负载电压Vstack提高,主VR以更高的效率运行。另请注意,当负载密集布置时,负载电流的显著降低应该会进一步改善PCB损耗。换言之,实际客户应用的非常密集的大电流和低压负载对配电损耗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此,堆叠负载架构带来的改进高于某些原型板。基于早期开发的能量交换器概念,针对浮空轨的差分能量交
换器显示出更好的负载电压轨噪声行为,因为任何负载条件下的任何快速电流和相关电压尖峰都被消除。
下一篇:对宽禁带功率晶体管进行测试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出处:老太阳集团tcy8722网站电子市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老太阳集团tcy8722网站电子市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老太阳集团tcy8722网站电子市场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出处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频谱仪精准 TOI 测量的设置优化2025/9/5 16:39:30
- SiPM 测试板偏置电压源的选择与考量2025/9/2 15:54:57
- EMC的测试方法有几种常见2025/8/28 17:25:45
- FCBAG封装集成电路在失效分析中常用的检测设备与技术2025/8/27 17:03:25
- 高端精密装备精度测量的核心理论与实用方法2025/8/27 16:31:27